从字面上来看,线上大数据就是线上产生的数据,反之,线下大数据就是线下产生的数据。提及线上大数据,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在浏览器等线上平台的输入或是浏览记录,可是线下大数据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呢?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的消费行为数据,譬如买了什么东西、进了哪家店等,这些都是在线下产生的数据。
线下大数据正成为一个新的“大蓝海”
从古至今,“数据”都是商家和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一个关键,进多少货?记多少帐?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。之后,因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,这一行为被搬到了线上,也拓展出了更多的应用和可能性。比如百度等浏览器,通过对人们搜索和浏览的记录,从而进行智能推荐,了解网络动向。
不过,就在线上大数据的市场已经渐趋饱和的时候,线下大数据这一以往的“主角”也开始东山再起,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布局的一种手段、策略,而相应的数据创业公司也开始一个个的崭露头角。
比如,聚焦于“线下数据资产化”的众盟数据,近日宣布完成1. 8 亿元B+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云锋基金领投,B轮投资方IDG资本、昆仲资本加注跟投。截至当前,其B轮系列累计融资金额已达 3 亿元,是线下数据领域目前最高金额融资。
为什么要将线下大数据重新拾起并进行充分利用?数据显示,目前线上消费行为在总体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仍不足20%,而线下消费占比超过80%。所以,尽管天猫、京东等线上平台在过去成功的“挤压”了线下零售商,但是从最终结果来看,他们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,这也是人们再次推崇线下大数据的主要原因。
线下数据资产化的本质就是要从企业的消费者数据“矿藏”中提炼出“黄金”并有效应用,它解决的是新零售发展的核心问题—用线下数据也就是活数据,全方位连接企业和消费者。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李娜表示,云锋基金非常认同众盟数据提出的“线下数据资产化”理论和实践成果,尤其在新零售领域,数据是贯穿“人、货、场”的核心要素,数据的价值不言而喻。
以传统商超为例,企业通过智能硬件获取到店人群数据,将之进行结构化、可视化管理,从而洞察用户需求并开展数据营销。例如,超市想为自己的活动吸引人流,可以基于线下数据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“精准推送”。用户在看到广告推送之后,会进行“互动”,进而参与超市活动,最终完成消费行为。在这个过程中,超市不仅能够建立起自有用户数据库,指导企业提高管理和营销,让线下数据成为企业的“活资产”,而且,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,线下数据会不断升值,最终成为企业发展的数据资本甚至战略资本。
所以随着线上数据的渐趋饱和,以往被人们所丢下、忽视的线下数据正在重新“发光发热”,并成为了各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改造的核心之一。